成都城市群發展規劃出臺 2020年城鎮化率達65%
記者從省政府網站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成渝經濟區成都城市群發展規劃(2014—2020年)》,其中提到,到2020年,成都市全國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城市群同城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城鎮化率達到65%。
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65%
《規劃》共分11章,從規劃背景、總體要求、城市群布局、提升發展成都核心城市、促進各類城鎮協調發展、增強城市現代產業支撐、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統籌城鄉發展、擴大城市群對外開放、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規劃。
成都城市群規劃范圍包括成都市、綿陽市、德陽市、遂寧市、眉山市、雅安市、資陽市以及樂山市的市中區、沙灣區、五通橋區、金口河區、夾江縣、峨眉山市,國土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占成渝經濟區的37.9%,2013年末常住人口3586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5911億元,分別占成渝經濟區的38.6%、44.7%。
《規劃》提出,到2020年,西部地區核心增長極地位進一步凸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5萬元以上,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先行區。成都市全國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更加協調,城市群同城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城鎮化率達到65%。
同時,產業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和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高,基本建成西部金融、物流、商貿中心和國家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鎮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鄉差距明顯縮小。
城鎮空間格局:“一核、三軸、一環”
在城鎮空間格局方面,《規劃》提出,強化成都發展核心,拓展成德綿眉樂、成雅遂、成資城市軸線,培育綿雅眉資遂城市環線,優化完善城鎮體系結構,推進形成“一核、三軸、一環”的城鎮空間格局。
同時,優化發展中心城區,把龍泉驛、新都—青白江、郫縣、溫江、雙流、新津、都江堰等建設成為中心城市的衛星城,加快建設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崍和蒲江等中小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區域聯動發展。
對于成德綿眉樂城市主軸,以成都、德陽、綿陽、眉山、樂山等城市為節點,以成綿樂城際客運專線、寶成—成昆鐵路和成綿、成樂高速公路及大件運輸通道等為紐帶,發揮其貫通南北的主通道作用,推動沿線城鎮、產業和人口集聚,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發展軸和產業集聚帶。
同時,成雅遂城市次軸以成都、雅安、遂寧等城市為節點,以川藏、成達鐵路和成雅、成南高速公路等為紐帶,強化其東向、南向輻射作用以及進藏物資集散地的作用,積極引導產業與人口集聚,建成連接東西和面向西南開放的城市發展軸。成資城市次軸以都江堰、成都、簡陽、資陽等城市為節點,以成渝城際客專和成渝、成灌、成都新機場高速公路等為紐帶,建成連接成都、重慶雙核的重要城市發展軸。綿雅眉資遂城市環線以雅眉資遂、綿遂、成綿高速復線等為紐帶,加強雅安、眉山、資陽、遂寧、綿陽等城市以及綿竹、什邡、三臺、射洪、安岳、樂至、仁壽等沿線中小城市的橫向經濟交流和聯系,承接成都發展核心的輻射帶動和產業轉移,強化中小城市與中心城市的協作配套,培育形成新興城市環線和經濟圈。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發改委:全國城市群規劃年內有望全部完成
清華大學最近開展的一項【詳細】
成都二環橋下不再只有草坪 擬增灌木、花卉
二環路綠化景觀主題為“五彩綴景、濃綠環城”,以綠色為主基調,提煉東南西北各段區域特色和文化,分別點綴凸顯紅色、紫紅色、金色和綠色。【詳細】
北京城市新規劃: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北京新總規中的河北機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