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隋唐摩訶池遺址擬建停車場 專家建議保護
摩訶池是成都歷史上被杜甫、花蕊夫人等文人騷客詠頌過的著名人工湖,今年5月終于隨著成都體育中心(成都市區發掘出疑似唐代官衙遺址)的考古發掘,露出神秘面紗。拼花湖邊小徑、古樸水井以及完整的排水溝等考古遺存,無不訴說著摩訶池乃至成都這座城市的往日繁華。
然而,隨著該中心整體改造工程的推進,這里極可能按照規劃,建成一處停車場。6月11日,四川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段渝發起呼吁:保護摩訶池考古遺址,為成都留下城市的歷史記憶。
摩訶池重現
杜甫陸游曾在此泛舟
隋朝時期在成都市中心修建的摩訶池,在唐朝時堪稱成都最著名的風景區。這座因蜀王楊秀擴城取土而建的人工湖,面積達500畝。詩圣杜甫曾在池上“莫須驚白鷺,為伴宿青溪”,宋代著名詩人陸游也曾贊其“一過一銷魂”。然而隨著明朝蜀王府、清代貢院的修建,昔日煙波浩淼的摩訶池面積漸漸萎縮。到了1914年,軍閥干脆將這里填成平地,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摩訶池徹底消失。
去年10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成都體育中心整體提升改造項目”工地展開正式的發掘工作。7個月之后,古老摩訶池的東南角驚現容顏。在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的發掘工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寬近1米的湖邊小徑,出自唐代的小徑由鵝卵石簡單鋪就,而宋代小徑則用不同顏色的鵝卵石做出了雅致的花朵造型。此外,考古人員還清理出兩口唐宋時期的水井,明代蜀王府通往湖邊的“踏道”也重見天日。工作人員介紹,當年蜀王府的人經過這段兩米寬的青磚路,就可以到摩訶池邊乘船。成體中心的這處考古遺存雖然只是昔日摩訶池一角,卻足可窺見當年的壯觀。而同時發掘出的唐代院落遺址,以及疑似蜀王府偏殿等遺存,都見證著成都發展的歷史脈絡。
然而,曾經的摩訶池所在之地,如今大多已經高樓林立。按照成都體育中心整體改造工程計劃,這一片區未來將修建停車場。重見天日的摩訶池遺址,有可能將不復存在。
專家呼吁
保留遺址留下歷史文脈
6月11日,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段渝教授發起呼吁:保留摩訶池考古遺址,讓成都人能真實感受這座城市歷史的厚重。段渝說,目前關于成都的歷史記憶,主要停留在歷史文獻和博物館展示的器物上,曾經輝煌的地面建筑,已在城市發展中消失殆盡。雖然現存有武侯祠、杜甫草堂等景點,但大多是清代重建。而摩訶池的發現,“恰好提供了感知成都歷史的視覺窗口。”
段渝透露,在最近幾十年,成都市中心也曾發現過歷代城墻遺址、唐代水利工程等考古遺存,但很多沒能保留下來。而作為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靠什么感知成都輝煌的歷史?摩訶池遺址至少可以架起溝通的橋梁。”
段渝認為,成都可以參考揚州的做法:每發現一段城墻等考古遺存,都盡量就地保護。雖然面積不一定要很大,但在商業繁華區中星羅棋布的這些考古遺存,能讓現代人借此觸摸到城市歷史的血脈,也為后人留下更多的歷史記憶。
【專家獻策一】
摩訶池舊址能否建遺址公園?
摩訶池考古遺址是否值得保留?記者就此采訪,得到專家們的踴躍響應。
武侯祠博物館研究員、《四川通史》作者之一的羅開玉博士認為,保留摩訶池遺址,是為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添底蘊的重要舉措。“歷史上的摩訶池,無數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大量詩句,歷史文獻上也有諸多關于池邊建筑風貌的詳細介紹。我們能否配合現在的城市規劃,在遺址附近按摩訶池舊貌修一個面積小點的人工湖,然后在湖邊立碑鐫刻昔日精彩的詩詞和匾額對聯,把這里變成一個很好的景點?”羅開玉認為,這樣的地方不需要太大,但將為展示成都的厚重底蘊畫龍點睛。
【專家獻策二】
能否文物保護和城市發展兩不誤?
在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看來,摩訶池考古遺址的發現非常難得,在市中心具有惟一性,應該完整地保留下來。袁庭棟說,史料記載,天府廣場到體育中心一帶,一直就是成都城市的中心。然而近年市中心修建大量高樓大廈,不可能再就此進行考古發掘。如今好不容易讓昔日摩訶池重見天日,非常偶然、非常難得。再加上這處遺址的出土材料從漢代跨越了明代,對研究成都的城市史和政治經濟狀況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然而保護遺址,就意味著要占用一片城市建筑用地。文物保護和城市發展如何平衡?袁庭棟認為,如果這里未來要修建停車場,可以考慮改地下停車場為空中停車場。下面是遺址保護博物館,上面停車,最終發展和保護兩不誤。
成都市建委詳規處透露
停車場暫時不會動工
據介紹,成都體育中心的升級改造計劃,擬在體育館北側修建一會議中心,南側修建一停車場,摩訶池考古工地,正是擬建停車場之處。不過,記者11日從成都市建委詳規處獲悉,由于考古工作尚未完成,停車場工程暫時不會動工。但未來這里究竟是進行考古保護還是繼續按原計劃修建市政設施,還得相關規劃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成都二環橋下不再只有草坪 擬增灌木、花卉
二環路綠化景觀主題為“五彩綴景、濃綠環城”,以綠色為主基調,提煉東南西北各段區域特色和文化,分別點綴凸顯紅色、紫紅色、金色和綠色。【詳細】
成都優化拓展城市空間
成都新的城市空間格局確立后,記者曾經的采訪對象,中國女鞋之都【詳細】
成都“增花添彩”植物選擇將以鄉土植物為主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為重現杜甫筆下盛景,成都將于2022年建成天府芙蓉園,其中芙蓉小鎮3個,芙蓉主題觀賞園5個,實現芙蓉品種達30種,將花卉彩葉植物覆蓋率提升至30%以上。【詳細】
成都新規:任何人不得擅占住宅小區內綠地
昨日,記者從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獲悉,為加強成都市住宅小區綠地管理,規范綠地管理行為,根據《成都市園林綠化條例》《成都市物業管理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該局和成都市城鄉房產管理局共同制定了《成都市住宅小區綠地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規定任何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住宅小區綠地的樹木和占用住宅小區內的綠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