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質公園2013年已達184處
在近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上,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表示,到2013年年底,國土資源部已批準建立國家地質公園184處,年旅游綜合收入近1000億元。
中國是全球建立地質公園最早的國家之一。1999年,國土資源部明確了以建設國家地質公園的形式,來推進我國地質遺跡保護工作的方針;隨后,制訂了 《全國地質遺跡保護規劃》,頒布了 《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工作指南》《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技術要求》及《國家地質公園建設驗收標準》 《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標準》等規范。
到2013年年底,國土資源部已批準建立國家地質公園184處,地質遺跡保護區面積達到3萬平方公里,有效保護了珍貴的地質遺跡。地質公園年旅游綜合收入已近1000億元。
2004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會議上首次將25個成員納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其中8個來自中國,17個來自歐洲。這標志著全球性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正式建立。截至2013年年底,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共吸納了來自30個國家的100個成員。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國已擁有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33處
截至目前,中國已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33處,是擁有世界地質公園最多的國家。【詳細】
沂蒙山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推薦名錄
近日,國土資源部組織召開第九批世界地質公園推薦評審會,沂蒙山地質公園成功入選世界地質公園推薦名單,將于2018年迎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定小組的驗收。岱崮地質公園做為沂蒙山地質公園五大園區之一,參與了申報創建工作。【詳細】
青海“十二五”投入1.86億保護地質遺跡
記者7日從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獲悉,“十二五”期間,該省多元化投入1.86億元(人民幣,下同),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助推當地生態環境建設、科普宣傳、地方旅游和經濟發展。【詳細】
黑龍江鏡泊湖: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評估
近日,在加拿大石錘世界地質公園舉行的第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對今年接受評估的世界地質公園進行了討論和表決,黑龍江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同張家界、廬山、泰山等世界地質公園一起順利通過“再評估”,保住了這一世界級品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