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城綠道規劃建設 打造京津大綠道圈
昨日從市政公路管理局獲悉,武清郊野公園運河邊有了20公里長的騎行綠道,今后,本市綠道規劃建設將主動與北京對接,未來愿景是建成京津整體大綠道圈。
“武清的郊野公園不輸發達國家,已成為京津人民休閑度假之地,建設連通各個郊野公園的農村綠道,已是箭在弦上之勢。用綠道把各個郊野公園無縫連接,是進一步打造天津綠色生態旅游圈的好棋。將來京津兩地綠道對接,會大有利于天津的發展。天津綠道規劃建設主動與北京對接是個重要命題。未來的理想愿景是建成京津整體大綠道圈。”市政公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綠道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難點在于資金和土地,最難的是綠道在中心市區的點位如何出城,也就是綠道城區部分的用地問題,因為需要市區設計很多點位,方便市民進入綠道出城。城區建筑和道路密集,很不容易設計市區綠道及其點位。
本市綠道建設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休閑運動型,不含薊縣山區等地。設計上主要考慮便于自行車通行,同時,也適合步行。第二類是文化游覽型綠道,這類型的綠道是城鄉之間連接歷史文化景區的通道,或具有特殊文化資源集合的線性走廊,包括各類遺產遺址,適合于有歷史文化遺跡或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平原地區建設。第三類是山區生態型綠道。這類型的綠道沿著山區河道、山脊線建設,著重突出綠道沿途的山區生態環境、鄉村風光、農習民俗。在山區鄉村綠道沿線農民可以開設農家樂。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天津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 土地每畝年補500元
為更好地保護濕地,天津將建濕地生態補償制度,生態補償范圍包括國家級和地方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實施退耕還濕、退漁還濕工程流轉集體土地,實施生態移民,以及對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補水的補償。【詳細】
天津啟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
三年內打造成津郊支柱產業【詳細】
天津市農委召開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
日前,天津市農委主持召開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來自中國農科院、天津社科院、天津工業大學、天津農科院、天津農學院、天津市委黨校等單位的專家,圍繞著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新時代對三農工作的新部署、【詳細】
天津水庫濕地防護林泛黃凋落 美景如畫
于橋水庫北岸的成片防護林樹葉逐漸泛黃凋落(11月13日攝)。近日,天津市薊州區于橋水庫北岸的濕地防護林樹葉逐漸泛黃凋落,與平靜的水面交相呼應,盡顯如畫美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