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圓明園全面恢復絕無可能 建筑恢復10%尚可期待
2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她開始介入古建筑修復領域,主持杭州六和塔維修、雷峰塔重建、登封少林寺擴建、北京恭王府修繕等工程。
20歲時的郭黛姮并沒有想過會同古建筑打交道。
她生在1936年那座尚且叫“北平”的古都,住在四合院,讀書的中學,當年還叫北京女一中,現在叫161中學——就在紫禁城邊上。上體育課做操經常在紫禁城的午門前,因為“場地大”。1954年考入清華大學建筑系,清華園,本就是康熙賞賜三皇子胤祉的園子,一度還曾被劃入圓明園管轄,到了咸豐才稱作清華園。
立交橋、摩天高樓,現代城市元素對于年輕的未來建筑師而言,顯得更有吸引力。
當然她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會成為梁思成的關門弟子,終生從事建筑史研究和古建保護工作。
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清華建筑系的系主任梁思成對于建筑系的學生來說,只是一個傳說中的名字。
新生入學,見到的是這位赫赫有名的系主任的一封致新同學的信。
第一次見到梁思成,亦屬偶然。1956年的五四青年節,一班年輕的學生去頤和園,在諧趣園,見到一位老先生正在畫水彩,便上去看了。老先生看到年輕人胸前的校徽,便問是那個系的。建筑系?哦,那不畫了,去我那兒聊聊天吧。
當時的梁思成正在因中國建筑界“復古主義”的批判而飽受壓力,獨自住在頤和園諧趣園西北角的曙新樓養病,林徽音已經去世。見到建筑系的年輕人,梁思成顯然是歡喜的。讓他們看看自己畫的畫,隨口聊幾句。
1960年那場畢業前的研討會,“建筑到底是由什么決定的”,對于郭黛姮,是個節點。她的闡述讓時任清華建筑史教研組教師的建筑史學家吳煥加認定,這個女孩子適合搞建筑史。
她的論點是:建筑由建筑師的思想決定,而非技術或材料。
對待建筑的態度,是建筑史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
幾個月后郭黛姮收到通知:留校,進建筑系建筑歷史教研室,從事古代建筑和園林探究。
同被選中的還有張錦秋,后來的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畢業的第二年,1961年,郭黛姮被選中成為梁思成的助手,協助注釋《營造法式》的工作。同為助手的還有樓慶西和徐伯安。
那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毅在廣州會議上作報告,知識分子應該很好地搞科研。報告傳到清華,梁思成自三十年代后中斷的《營造法式》注釋工作重新開始。
《營造法式》是一部北宋官方向全國頒發的建筑規范性的典籍。1925年梁思成還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父親梁啟超給他寄去一本陶本《營造法式》。梁思成事后回憶,說當時收到這本精美的書,失望和苦惱也隨之而來:天書。但也就此激起了梁思成解讀《營造法式》和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興趣。梁思成給兒子取名“從誡”,意思是“師從李誡”。李誡,正是《營造法式》的作者,宋代朝廷主管建筑的高官“將作監”。梁從誡后來差兩分沒考上清華建筑系,當時任系主任的梁思成“不置一詞”——這是題外話。
梁啟超對孩子們要求的是:要研究專史,而非文人筆下的歷史。
在成為助手后的幾年中,郭黛姮得到梁思成的言傳身教,獲益終身。
她曾不止一次提及一段往事:一次隨梁思成前往考察河北趙州橋,梁思成指著橋上的欄板雕刻,說,這個雕刻為什么好?你用手摸摸——每一個面都不是平面,都是弧形的,包括橋欄桿扶手的表面——這樣的雕刻才能顯得飽滿。
飽滿的除了趙州橋的雕刻,還有梁思成的耳提面命。
梁思成在三十年代就說過,“無論是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里,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于歌唱,時間上蔓不可信的變遷。”這正是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所在。
而回顧郭黛姮曾經一度中斷的學術生涯,1965年之前,是作為助手的歲月,在1965年因為運動而中斷;直到1976年,她重新回到建筑史領域,彼時梁思成已經過世;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郭黛姮回到原來的教研室。開始上課、搞科研,也把梁思成沒做完的事做完。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開始介入古建筑修復領域,主持杭州六和塔維修、雷峰塔重建、登封少林寺擴建、北京恭王府修繕等工程。
她所做的,都是在留下的和消失的、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細節中尋找歷史——而對于細節精確程度的執拗,源頭也許來自于當年梁啟超的那句“要研究專史,而不是文人筆下的歷史”。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