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風道”內禁止建高樓(圖)
留出“風道”,把東北、西南盛行風和秦嶺上、下山風引入城市,讓新鮮空氣順著“風道”源源輸送到西安主城區,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昨日上午,西安市政府常務會原則通過了《西安生態隔離體系控制規劃》和《西安生態隔離體系控制導則》。今后城市建設中,“風道”將被嚴格保護。
規劃防止城市“攤大餅”
據介紹,目前城市攤大餅發展趨勢明顯,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問題越來越嚴重。通過規劃,西安市將構建城市生態隔離體系,防止西安主城區向外圍“攤大餅”式蔓延發展。
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降低城市大氣污染,沿西安主導風向和秦嶺北麓及周邊塬體的溝口、峪道,形成多條通風廊道,將東北、西南盛行風和秦嶺上、下山風引入城市,讓新鮮空氣順著“風道”源源輸送到主城區,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規劃提出的“生態控制區”是指對西安生態隔離體系和生態格局構建起到重要作用的區域,包括城市主風道的楔形綠地;環城公園、唐城林帶-幸福林帶綠環、三環、繞城高速等城市環形綠地;渭河、灃河、灞河等11條河流及其防護綠地廊道;西寶、西臨、西康等交通干道防護綠地等。
“風道”內允許建重大交通設施
“生態控制區”區域,要求以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為主,禁止建商業性高層住宅等其他開發建設活動。但允許重大道路交通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及廊道、特殊用途設施(如軍用)、旅游基礎設施等的建設。上述設施建設時,需經專家會論證,并報相關部門審查批準。生態控制區內的現狀建設用地,原則上予以保留,日后更新改造則需要按該要求執行。
從該規劃所描繪的“風道”圖上可以看出,西安市的主風道由東北方向的窯村機場楔形綠地和西禹高速楔形綠地進入,由西南豐鎬遺址楔形綠地出城。這個范圍內,生態用地總量要控制在90%以上。
據介紹,本次規劃體現兩大特點,一是由以往“外延式擴張”的規劃模式轉變為以“底線式控制”的規劃模式,二是將規劃與導則結合,增強規劃的可實施性。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