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儀三成首位獲"亨利·霍普·里德獎"亞洲學者
記者從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獲悉,近日,著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在美國芝加哥獲頒2014年“亨利·霍普·里德獎”(Henry Hope Reed Award)。該獎項主辦方美國圣母大學官方網站在第一時間發布了這一消息。阮儀三為該獎項第10位獲獎者,同時也是首個獲此殊榮的亞洲學者。記者 李佳霖
“亨利·霍普·里德獎”以畢生投身于古建筑保護的美國著名建筑評論家、歷史學家亨利·霍普·里德先生命名,由美國圣母大學建筑學院自2005年起設立,每年頒發一次,旨在表彰全球范圍內在建筑規劃領域對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
近日,2014年度頒獎典禮在美國芝加哥舉行,阮儀三獲頒一座青銅獎牌以及相應獎金。作為獲獎者,其姓名還將被鐫刻在圣母大學校史墻上。
“阮儀三教授用實例向我們證明,保護包括文化在內的整體環境而不是單體建筑十分重要,只有這樣它們才能成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孤立的工藝品。”頒發此獎項的圣母大學建筑學院院長邁克爾·萊考迪斯說,“在阮儀三教授的工作中,他立足于城市、建筑和景觀的三位一體,通過對傳統城市環境的整體規劃,他將這種方法應用在鄉村、城鎮和城市。在這個過程中,他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事業描繪出路線圖。”
在美國期間,阮儀三還作了主題為“中國歷史城鎮保護的現狀與經驗”的學術報告和圖片展覽,向美國專家學者及社會人士介紹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成就和發展,引起熱烈反響,當地媒體還進行了專題采訪。
阮儀三長期致力于城市發展歷史與遺產保護的教學與研究,尤其對中國歷史城鎮的保護與規劃有長期深入的研究和大量成功的實踐。他是山西平遙古城和云南麗江古城保護的主要倡議者,還搶救了浙江烏鎮、江蘇同里等一批古城、古鎮,并使它們成為重要的文化遺產地,由此被譽為“古城衛士”。在首批“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中有5個古鎮的保護規劃由阮儀三主持編制,分別是周莊、同里、甪直、烏鎮和西塘。而如今,已經八十歲高齡的他,依舊奮戰在文化遺產保護的第一線。
阮儀三主持的《江南水鄉古鎮的保護規劃》和《蘇州平江歷史街區規劃》,分別榮獲2003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杰出成就獎”、2005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2005 年,他還獲得法國文化部授予的“藝術與文化騎士勛章”。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大涼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28日驚艷亮相
以“美麗四川·五彩涼山·度假天堂”為主題的2016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在7月23日開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將作為重要的節點活動內容亮相文化旅游節。 【詳細】
大涼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啟動
7月23日,2016四川國際文化旅游節的主要配套活動之一,“文化之根·旅游之魂——大涼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西昌火把廣場開展。 【詳細】
文化遺產要走出“重創收輕保護”怪圈
繼湖北神農架今年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之后,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到50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這當然是一個令國人自豪的喜訊。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有些地方,特別是一些著名景區,在申遺成功后,走進了“重創收輕保護”的怪圈。【詳細】
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臥佛將啟動整體修復
7月20日,記者從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研究院了解到,繼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歷時八年多修復完畢后,位于千手觀音造像旁的大足石刻最大一尊造像——全長31米的釋迦牟尼涅槃圖,也就是人們熟知的臥佛,將于明年初啟動整體修復,預計整個修復工作將耗時5年完成。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