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雕塑要成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點睛之筆
城市體育雕塑建設是我市迎青奧十六項重點工程之一,昨天上午,市委書記楊衛澤督查城市雕塑建設工作時強調,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地做好城市雕塑,確保每一件作品都經得起評說和歷史檢驗,進一步增強城市文化氣息,彰顯提升城市品質。
在青奧會前,以河西地區為重點,全市青奧場館、窗口地區和主干道沿線將建設一批體育雕塑。有關部門成立了包括雕塑創作、城市規劃、景觀規劃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庫,負責這些雕塑作品的藝術指導、加工制作及監理等工作。今年6月30日前,全市將建設完成50多件城市雕塑作品,目前絕大部分雕塑已基本完成選址和設計方案,即將進入制作安裝階段。
昨天,楊衛澤一行冒雨先后來到南京火車站站前廣場、龍江體育館、河西萬景園、青奧軸線等處,逐一研究即將落戶該處的體育雕塑方案設計、制作安裝等細節,并詳細聽取全市城市雕塑建設工作進展。楊衛澤說,建設城市雕塑不僅是為青奧會舉辦營造氛圍,展現城市的青春之美、活力之美、運動之美,更是要為我們的城市注入更多文化氣息,提升城市品質,留下奧運遺產。“要讓雕塑成為城市規劃中‘畫龍點睛’的‘亮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通過這些‘亮點’更好地展示出南京現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的美好前景。”
楊衛澤指出,各相關區和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確保在青奧會前真正建設出一批優秀的城市雕塑精品。要將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理念,始終貫穿于推進城市雕塑建設的全過程,把握好雕塑設計、再設計、選址、制作、安裝的每一個環節,特別要注重雕塑建設與周邊環境和城市風貌的協調統一,確保最終建成的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是精品,經得起大眾的評說、經得起“歷史風雨的吹打”。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簡直違反常理的不可思議雕塑
藝術有的時候總是超越人們的想象的,他們的作品不僅僅代表著美,還有創意。【詳細】
南京鼓勵利用城市地下空間
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自12月25日起至12月30日前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立法意見。《辦法》明確,地下空間優先用于建設地下通道、市政工程等。鼓勵建設商業、工業、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