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轉型升級“借智”規劃大師
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確定了“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總體戰略。作為西部地區特大中心城市,肩負“首位城市”發展重任,成都如何順利實現轉型升級?如何繪好長遠發展的藍圖?在昨天舉行的成都市城市轉型升級規劃咨詢會上,我市首次拋出了城市轉型升級面臨的四方面問題,向規劃界的“泰斗”、大師們借腦、借智;針對成都當前存在的城市問題,來自國內外的規劃專家們積極獻計出力,從戰略和戰術上為成都城市規劃提供思路借鑒,助力成都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
空間布局有層次有梯度
逐層分流中心城區壓力
【目前現狀】
“城鎮體系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是我市城市轉型升級所遇到的一大難題。目前,我市中心城區人口已達550萬,人口密度超過1.4萬/平方公里,呈現單中心聚集發展態勢,環境品質面臨挑戰,“城市病”日益突出。反觀衛星城,人口規模小、用地規模大,功能不強,難以承擔中心城的功能、產業和人口的疏解。
成都對策>>>
針對城市空間分布不合理的局面,我市正通過三大措施進行解決。一是以控制人口規模、降低人口和建筑密度為重點,改善提升中心城區人居環境。中心城區通過降低城市建設密度和強度,將人口規模控制在700萬以內,人口密度控制在1萬人/平方公里左右。嚴格控制增長邊界,推動成都從“攤大餅”向組團發展轉變、單中心向多中心、網絡化發展。二是完善全域城鎮體系結構,大力發展衛星城,構建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村體系。通過市級公共服務設施向外延伸和工業商貿產業的轉移促進衛星城的發展,逐步疏解中心城的產業和人口。三是實施“立城優城”戰略,推進城市新區建設和中心城區舊城提升改造,形成雙核共興的城市格局。
專家建言>>>
著名國際城市規劃大師、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咨詢委員會主席劉太格被稱為“新加坡規劃之父”,他以“花園城市”新加坡為例,暢談應以人文學家的心、科學家的腦、藝術家的眼進行城市規劃。結合成都實際,他認為,成都是人口特大中心城市,應在中心城和城鎮之間建設若干大小不一的城市,每個城市可分擔200萬—500萬左右的人口。在這種模式下,城市間雖然有規模差別,但都擁有自己的城市中心,高度獨立存在,可以進一步分流中心城區的城市功能,以緩解中心城區的人口稠密、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問題。“總而言之,城市規劃一定要有層次、有梯度,不能把所有城市功能過于集中于中心城區,而是通過小城市、街道片區、衛星城甚至居民小區層層分流。只有這樣,大家才不會事事都朝天府廣場跑了,中心城也就輕松多了。”
“成都可向倫敦學習,以基本組團的營造為策略,把小組團作為提升城市品質的突破點。”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陳可石認為,城市是由街道、建筑等不計其數的基本組團所構成的空間結構,而成都是典型的多中心小組團城市。應把每個組團作為一個基本單位來進行優化,提高容積率,增加綠地和公共空間,打造精品步行街和城市公園。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