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化過程生態報告出爐
由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城市化生態過程與生態恢復重點實驗室經過長期研究形成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過程及其生態環境狀況》報告日前發布。該報告客觀描述了長三角地區城市化過程、空間景觀格局及其生態環境狀況。
報告說,長三角地區以全國2.2%的土地和10.1%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1.3%的國內生產總值,呈現出以上海為極核的多中心發展格局。近年來,長三角地區經歷了快速城市化過程,土地利用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表現為耕地面積的快速減少、建設用地的迅猛擴張。2000年至2010年,長三角地區的土地利用變化強度顯著增強,耕地流失狀況更趨嚴重。按年均流失速率劃分,上海—南京軸、上海—杭州軸、杭州—寧波軸沿線均為耕地流失嚴重區。同時,浙江金華、溫州的耕地流失強度也有顯著提高。
研究還發現,目前長三角地區生態環境狀況較2005年有明顯好轉,總體生態環境狀況由“一般”上升至“良好”。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報告》出爐
記者從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獲悉,由該研究委員會和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詳細】
特色小鎮建設:三大問題及應對之策
自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以來,形勢喜人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苗頭和認識偏差,這需要我們及時理清和調整。當前,我國特色小鎮發展存在三大問題:以招商引【詳細】
徐林:城市化是中國未來最重要結構性改革
按照維基百科的定義,城市化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升級過程中是農業勞動力像非農產業轉移就業、農村人口向城市地區集聚居住,以及整個社會不斷適應這一變化的過程。我特別關注后面這句話,"整個社會不斷適應這一變化的過程"。【詳細】
安徽將建設18條生態風景道
合安九高鐵、國道206、引江濟淮等沿線有望誕生一批生態風景道,市民可以輕松實現自駕游、休閑游。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安徽省生態旅游發展規劃(2016-2025)》已經組織編制,初稿正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