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松下公司為派往中國員工發放空氣污染補貼
據英國《衛報》網站3月13日報道,日本電子巨頭松下公司表示,其將會為派往中國的員工發放空氣污染補助費用,而這一舉措也可能使其成為第一個因空氣污染問題而進行補助的國際公司。
此舉是日本年度勞工談判當中所達成的眾多協議之一,據了解,因為松下、本田等許多日本的大公司擔心從下個月增加銷售稅后經濟將放緩,所以在近年來才首次同意提高其員工的工資。松下公司的一位發言人拒絕透露詳細的補貼金額,他們也不愿透露其在中國到底雇傭了多少名外籍職員,與日本公司有多么廣泛的貿易和商業聯系。
對于一些將員工派往中國工作的外國公司來說,所謂的困難補助十分常見。但松下公司是第一個明確表明是因為空氣污染而進行補助的外國公司。勞工談判中的一份公司文件寫明:“對于那些外籍員工來說,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因此會得到一筆補助。而公司也將會對于那些被派往中國工作的員工做一個特別審查,以此來決定其補助金的多少。”
上周末,中國環境事務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去年,幾乎所有國家的主要城市的空氣質量都低于其國家標準。”中國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在政府所監測的74個城市當中,只有3個城市達到了新制定的空氣質量標準。他還強調,環境問題已經給我們的健康問題拉起了警鐘。
日本松下公司將PM2.5描述為一種可以從呼吸道進入人的肺部,并引發過早死亡的微小顆粒物。這份標準列表列出了一系列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塵埃粒子等。根據一份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數據顯示,中國的PM2.5一再超過了每立方米400微克的水平,遠遠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所規定的每立方米不高于25微克的安全限度。中國的許多城市經常隱匿在煙霧中,因此大量居民佩戴口罩,避免有害空氣。中國快速的工業化進程使許多公民日益暴露在被嚴重污染的空氣當中,包括霧霾、土地充斥著重金屬和水道被化學品污染等等。國家的化學工業、煤炭作為主要能源的依賴、汽車排放量的不斷增長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都加劇了這一問題。中國政府一再承諾將在最近幾個月有所行動,但是有關專家警告說,落實才是關鍵。
政府計劃將在今年內關閉五萬家小型燃煤熔爐、清理主要的燃煤電廠和限制六百萬的高排放機動車。在本月的人民代表大會年度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我們將抱著和貧困作斗爭一樣的決心向污染宣戰。”
編輯:l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