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雙江古鎮投資近兩億傳承歷史印記
楊尚昆故居側院
清代楊氏民居
潼南縣雙江古鎮地處涪江下游,是中國第一批十大歷史名鎮之一。古鎮建于明末清初,距今有400余年,因其名人與名勝同在、遺址與軼事共存的生動與厚重,在重慶乃至全國享有盛譽。全國網絡媒體行采訪團3月8日來到雙江古鎮,感受這個出蜀入渝之地。
雙江,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是楊闇公烈士和楊尚昆的故鄉。這座小鎮,樓臺庭院、青瓦灰墻,書寫的是道不盡的歷史典故;深巷老街、石橋古榕,承載的是數不完的先賢圣杰。
雙江古鎮,似乎一伸手就能觸摸古鎮跳動千年的脈搏,列入文保單位的古跡有清代楊氏民宅和“楊闇公舊居”及其陳列館。尤其是雙江隨處可見的瓦片墻和幽深曲折的小巷,它們長如歷史、深如歷史。長約700米的“清代一條街”更是被專家們譽為“難得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據了解,為了保護傳承好這些歷史印記,雙江投入近3000萬元修復了長灘子四知堂、楊氏民居和楊闇公舊居。并積極組織了同濟大學專家編制古鎮保護規劃,按照“只修不建,修舊如舊”的原則,對雙江古鎮進行統一的包裝保護,擬將其打造為“出蜀入渝的文化體驗地”、“重慶地區代表性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具有完整歷史建筑群的開放型民間博物館。
優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里一流的生態環境,境內猴溪、浮溪和涪江,終年碧波蕩漾。“榕橋銀簾”、“黃龍過江”、“涪江清流”、“桃源落英”、“長灘幽簧”、“猴溪皓月”、“曉塘新荷”、“橙蔭晚香”八景,充分展現出雙江歷史古韻,被評為“重慶小十景”之一。
目前,雙江鎮已編制城鄉總體規劃,并對雙江鎮特色古鎮風貌進行建設:擬投資1.8億元進行特色風貌鎮建設,對雙江古鎮保護風貌協調區內的建筑外立面風貌進行仿清修復、整治,對個別重點有歷史意義的建筑進行恢復。擬投資1.2億元對古鎮景觀進行改造,對古鎮市政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實現雨污分流、三線下地、河道整治和綠化、啟動新城建設、減少老成人口和基礎設施壓力,著力打造休閑宜居城鎮。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如何防止中國歷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決歷史文化街區在開發中千街一面的問題,首先要從理念和認識的高度真正將歷史街區作為一項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再開發,只有這樣才能自發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價值,并將之作為推動老城復興的重要手段加以傳承和發揚【詳細】
官員被免職建園林 400年后成了文化遺產
園林是蘇州的名片,多研究一下園林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許多古代園林都是官員被貶官后回家建起來的,蘇州自古就是一座適合生活的城市。【詳細】
自然和文化遺產當共同保護
地理環境對人類早期文明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不同自然條件的影響會形成不同類型的文明。當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惡化或消失,文明就會隨之塵封。可以說,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的歷史。【詳細】
省級文化遺產主題公園建設探討
省級文化遺產主題公園是指以重要文化遺產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遴選,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文化遺產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突出公益性,開放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