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擬建16個環山環湖公園
昨天,《昆明生態園林城市綠地建設規劃(2014—2020)》(以下簡稱《規劃》)舉行聽證會?!兑巹潯分赋觯ッ鲗⒅攸c建設16個環山森林公園、環湖濕地公園帶,形成環山環水綠道,加強建設盤龍江、大觀河等7條生態河道,建設人民路、北京路、彩云路等20條城市景觀路及若干城市公園。
規劃 以“賞聽聞品觸識”原則建公園景觀
《規劃》指出,到2020年,昆明綠地建設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三星級標準,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平方米以上,綠地率達到40%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林蔭路推廣率達到95%以上,公園覆蓋半徑達到100%。
在中心城區建立健全城市綠地網絡系統,重點建設16個環山森林公園、環湖濕地公園帶,形成環山環水綠道,加強建設盤龍江、大觀河等7條生態河道,建設人民路、北京路、彩云路等20條城市景觀路及若干城市公園。
此外,《規劃》還指出,要提升“十大公園”品質,強化鳴鳳山茶、圓通櫻潮、龍泉探梅等特色景觀。以“可賞、可聽、可聞、可品、可觸、可識”為原則來指導“春城”公園景觀建設,形成一批特色明顯的城市綜合公園。因地制宜增加戶外運動、科普教育、創意體驗等功能,充分體現城市公園生態、游憩、文化等多樣化需求。
《規劃》還將通過劃定綠線,保障綠地建設用地。到2020年,中心城區綠地建設總量將達到17200公頃,需要新增綠地6639公頃,其中,需新增公園綠地2070公頃。結合城市更新工程,增加社區公園、小游園以及街旁綠地,改善城市綜合環境質量,增加城市居住舒適度。
《規劃》提出,至2016年,綠地建設指標全面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一星標準:中心城區綠地率達到35%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0平方米以上,綠地總量達到15050公頃,公園綠地總量達到4300公頃。昆明中心城區要初步建成公園景區游覽體系,重點建設金馬山等六大公園景區帶。加強公園綠地建設,提升公園品質,加快城市景觀路、林蔭路及山水綠道建設,初步形成公園游賞體系。
建議
增加環滇池濕地慢行系統綠色廊道
聽證會上,聽證代表、昆明市規劃設計院原院長陳興華建議,《規劃》應結合昆明城市發展的形態和空間結構布局,梳理補充完善綠色廊道的規劃體系。綠色廊道包括河道綠色廊道、道路系統綠色廊道等。
對此,聽證代表、昆明市園林規劃設計院原院長陳海蘭補充說,規劃中的綠色廊道除了河道綠色廊道、道路綠色廊道外,還應增加環滇池濕地的建設慢行系統綠色廊道。
應強化對現有城市綠地的保護
陳海蘭表示,對已經建成的城市綠地,尤其是城市道路綠地的保存,要特別強化。在規劃里要增加這部分,要把這部分提升為打造昆明歷史文化名稱的重要組成部分。
聽證代表盛樹培則表示,在生態園林城市規劃建設中,很多現有的市級公園有的是歷史文化名園,有的是風景名勝區,都有著非常獨特的植物景觀,也是昆明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特別強調現有公園用地范圍的保護,在此基礎上,有的公園還需要進行品質的提升、發展和擴大。“對于現有的綠地的保護問題都是至關重要的,針對昆明市寶貴的歷史文化遺跡,除了要加強保護以外,還需要在法定層面上確定公園綠地用地范圍的保護。”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詳細】
城市設計讓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將上海等37個城市列為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通知》,我省廈門市名列其中。【詳細】
鄭曉笛: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特別研究員鄭曉笛發表題為《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棕地再生的五個層級》的主題演講,從全球、區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