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歲明城墻見證南京滄桑 或申世界文化遺產
明城墻在南唐以來舊城基礎上,建于公元1366年到1386年,為世界第一大城垣。不遵循方形、矩形舊制,在鐘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蜿蜒盤亙達35.3公里。
南京玄武門
南京石頭城
明城墻為古代軍事防御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中國繼秦長城之后的又一歷史奇觀。現存為京城城墻,超過23公里,城門計有13座,水關2座。1988年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青奧會前,南京市將全面啟動明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矗立600多年,南京城墻依舊在用青灰的身軀,無言地訴說著往事。但今年,南京城墻的發展與保護,將迎來歷史上最大一次突破。
“剛剛過去的2013年,是一個里程碑。”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陳列部主任楊國慶躊躇滿志地說。他與這座宏偉的古建筑打了近半輩子“交道”,直到今年,才盼到城墻,由靜態的“文物”,轉變為可以傳承、利用的“文化遺產”。因為南京城墻的大規模維修,終于將接近尾聲,青奧會前也將全線開放。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京市政府大院與臺城段的城墻,過去是被圍墻封閉的,現在已經破開,可以沿著城內,從解放門走到太平門。”楊國慶說,“政府衙門”破墻開路,傳遞出一個信號。市民、游客很快就能與完整的城墻“零距離接觸”。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南京鼓勵利用城市地下空間
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自12月25日起至12月30日前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立法意見。《辦法》明確,地下空間優先用于建設地下通道、市政工程等。鼓勵建設商業、工業、倉【詳細】
南京創意設計周中外設計師探討城市規劃
11月20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南京創意設計中心、世界知名城市【詳細】
南京國檢查獲違規郵寄進境杜鵑花苗木
10月21日,從南京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工作人員在對進境郵寄物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一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