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初步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2014年1月1日,《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保護管理條例》即將實施。隨著條例的實施,國家公園體制初步在云南建立。
1996年,云南率先引進國家公園理念,開始基于國家公園建設的新型保護地模式的探索研究。經過近10年的摸索,2006年,云南省政府作出了建設國家公園的戰略部署,并將“探索建立國家公園新型生態保護模式”列為云南生態環境建設的工作重點之一。同年,迪慶藏族自治州著手以碧塔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建立普達措國家公園。2007年6月,普達措國家公園正式掛牌,成為中國政府確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普達措國家公園的運行,在保護、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區發展等5個方面發揮出獨特功能,為生態脆弱地區保護和發展良性互動作出有效探索,為國家公園建設提供了良好借鑒。
2008年、2009年,是云南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的關鍵兩年。
2008年6月,國家林業局批準云南作為中國大陸國家公園建設的試點省,要求云南以具備條件的自然保護區為依托,遵循“保護優先,合理利用”原則,在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全面發揮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社會服務功能,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園建設和發展道路;研究和完善相關政策,妥善解決國家公園機構、編制、經費和土地權屬等問題,建立相應的法規、政策、標準和管理措施,以便在全國范圍內示范和推廣。
2008年8月,云南省國家公園管理辦公室成立。
2008年9月,云南省林業廳和省政府研究室啟動“云南省國家公園發展戰略研究”項目,開展包括國家公園管理體制、法規、準入制度、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專項研究,提出云南省國家公園的發展構想、法律法規體系、技術指標體系和管理模式等總體思路。
2009年2月,云南省政府成立了國家公園專家委員會,國家公園建設科學決策的咨詢機制形成。同時,麗江老君山、西雙版納和梅里雪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獲得省政府批準。國家公園從理念引進和理論研究,進入建設和推廣。
2009年11月,《國家公園 基本條件》、《國家公園 資源調查與評價技術規程》、《國家公園 總體規劃技術規程》、《國家公園 建設規范》等4項國家公園地方推薦性標準由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國家公園基本條件、資源調查與評價、總體規劃編制和建設等技術要求得到規范。
2009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和《云南省國家公園發展規劃綱要(2009-2020年)》出臺,提出了指導和推進國家公園建設工作的各項具體要求和指標。云南省人民政府要求將國家公園建設成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森林景觀、濕地景觀資源和民族文化資源的典范,建設成為向公眾提供休閑觀光和體驗自然的最佳場所。實現對具有國家代表性的生物、地理和人文資源及景觀的科學保護和開發。
截至2013年12月,云南建成普達措、麗江老君山、梅里雪山、西雙版納等8個國家公園。經評估,8個國家公園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為每年797.30億元。其中正式開放的4個國家公園,截至2012年的數據顯示,旅游收入總計達16.73億元。國家公園保護、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區發展等5大功能正在逐步得到體現。按照規劃,2020年前,云南將建成12個國家公園,形成有云南特色、高水平,并與國際接軌的云南國家公園體系。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記者從1月10日召開的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編制《全國國家公園總體發展規劃》,發布國家公園設立標準,組織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綜合評估,認真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詳細】
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園體系頂層設計的建議
據悉,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等中央文件要求,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頂層設計方案已經提出,將設【詳細】
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
記者從13日上午從國新辦舉行的第三次石漠化監測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掛牌近一年來,國家林草局積極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在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詳細】
《國家公園設立標準》通過專家論證
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園辦在北京召開《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專家論證會。來自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IUCN中國代表處、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地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