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人居環境”納入質量強市戰略 打造生態城市
天藍不藍、水凈不凈、綠化多不多……這些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人居環境,將作為武漢市“質量強市”戰略中著力打造的四大質量之一推進實施,努力將武漢建設成為生態宜居型城市。
昨日市政府常務會原則通過的《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著力提升產品質量、提高工程質量、改進服務質量、優化人居環境。市質監局介紹,把“人居環境”納入質量強市戰略在全國還不多見。
根據《意見》,在優化人居環境方面,我市將加大整治機場、碼頭、火車站、長途客運站、旅游風景區等“武漢第一印象”區域環境;改革客運出租車運營管理體制,提升公共交通運輸能力。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方面,持續推進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居民生活方式低碳化,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體系;積極推進環境管理體系、測量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和節能、節水、節材等產品認證,積極開展能源計量審查,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節能降耗,促進主要污染物減排。
自然環境方面,我市將深入實施“碧水藍天”工程,實現水體、大氣、固體廢物、噪聲等環境的綜合治理。到2016年,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3.5%,重要水體環境質量以及主要河流、湖庫水質逐步改善;空氣質量逐步好轉,空氣優良率天數不低于全國省會城市平均水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以上,主城區人均綠地面積達到16.8平方米,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8%以上。
據悉,我市有關部門將建立健全產品、工程、服務、環境等四大實體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消費者滿意度評價為主、檢驗檢測數據為輔,客觀評價質量強市工作成效。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王文杰:哈爾濱城市森林研究看生態城市建設
最近在貴陽召開了生態峰會,提出了要建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級森林城市,這是到2020年的目標,現在已經有165個了,到2025年要增加到300個。在生態城市建設中樹木大有可為【詳細】
成都二環橋下不再只有草坪 擬增灌木、花卉
二環路綠化景觀主題為“五彩綴景、濃綠環城”,以綠色為主基調,提煉東南西北各段區域特色和文化,分別點綴凸顯紅色、紫紅色、金色和綠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