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受惠智慧城市建設
電子地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最先接觸的就是谷歌地圖,之后智能移動設備日益普及,電子地圖已成標配,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應用。如今,更是隨著智慧城市建設落實,從電子地圖向地理信息服務發展。
GIS是地理信息系統的英文縮寫,它是一種特定的空間信息系統。能夠通過對整個或部分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并且適時提供多種空間和動態的地理信息,包括位置、地物屬性等重要信息。
如今,進入信息時代后,電子地圖和位置服務的綜合運用作用凸顯。日前,在全國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的長治市,安監部門通過與相關技術企業合作,以先進的GIS引擎以及服務,構建起一套更科學的安全生產監管GIS保障系統,實現了可將轄區危險源數據批量導入導出,同時這些危險源信息將全部在地圖上呈現出來,進而可以進行區域統計、分類統計等管理手段。
春節前夕,國務院節前發布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通過政策推動,逐步形成地理信息獲取、處理、應用為主的成熟產業鏈,形成若干個實力雄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充滿活力的中小型企業。
智慧城市建設漸落實 地理信息市場增長迅速
在國家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2013年測繪地理信息藍皮書中指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從概念引進向具體落實轉變,進入高速發展期,并提出到2030年建成智慧中國地理空間智能體系。
藍皮書提出,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上,到2030年,建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服務高效、安全可控的智慧中國地理空間智能體系,這一體系以海量地理信息資源為基礎,以新一代互聯網絡為支撐,以物聯網、感知網為骨架,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血液,實現地理信息的集成服務和智慧化應用,為經濟社會提供市場化服務。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介紹,我國將在2015年全面完成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向智慧城市升級。從2013年起,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每年選擇10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目前太原、廣州、徐州、臨沂、鄭州等列入試點的城市已初步完成項目設計,正在進行設計論證和基礎設施完善等工作。
藍皮書同時指出,構建智慧中國地理空間智能體系應以城市規劃管理、交通、電力、水利等行業領域實現智慧化為著力點,逐步開展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續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
莫斯科智慧城市計劃統籌各領域400多個項目
莫斯科信息技術局局長阿爾喬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