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祖華:設計師的自我救贖
施工單位給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要求主體的很多封樣,他們都原封做了,而且提出他們合理的建議,這是設計和施工配合的部分。但是這個事情不應該由施工單位做,應該是設計單位主導,包括最后的效果。包括里面的地標,最后到地上的效果。我們在鋪設原路的時候,到一定角度會出現異型材料,施工單位提出來我們重新設計,發到工廠做異型的處理,這樣能保證最后的品質是非常順滑銜接過去的。包括里面的墻體,比如說選15,150,200的時候,我們要求施工單位給我們樣板比較,包括怎么搭槽。
很多東西看似是最后的結果,其實在設計的時候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包括里面的場地、沙灘的處理,包括我們的燈都有一些設計。最難處理的,園林控制不住的是假山,那是專業的,很多假山師傅是國家大師。我們能干的,是把我們能做到的事做好,我們建模,所有的高層控制住,最主要石頭的大小進行控制,我們監督現場去搭,最后就能搭出來跟植物配合的效果,包括沿水面的石頭的安放。我跟我們設計師說過,你圖上沒有,就別指望那有。我們隨便畫,人家就是隨便擺。這是設計師給人家的,每個石頭都點到位,最后的結果就會很好。
這個項目做完以后,給我們的啟示:第一,這是優質產品自我提升必然經歷的痛苦過程,總方案階段、初設階段、施工階段工作的狀態。第二,我們看到設計師在整個設計過程當中,并不是很被動的。我要求設計師找事做,不是等事來。在這里面設計師有一定的主導權,只不過是我們怎么做。第三,全程化設計的工程范例。我們在藝術造型方面去研究。第四,沒有一個項目成功不是這樣的,并不是說開發商、設計方、施工方要誰壓著誰,其實多方可以有非常好的合作項目。
現在有一個很好的節目叫我是歌手,我們認清這點,我是設計師,其實有這句話,就什么都有了,謝謝大家。
編輯:w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