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經濟大學教授周牧之:中國可通過城市規劃治療城市病
近日,東京經濟大學教授周牧之指出,未來中國發展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可通過城市規劃治療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房價高企等城市病。
周牧之在首屆國際健康論壇—“營造健康城市新模式”分論壇上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表示,“中國的城鎮化無論是從規模還是速度上來講,都是令世界矚目的。數以億計的人口從農村涌入城市,城市的擴張和新城的建設在全國如雨后春筍。特別是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正在形成巨大的城市群,引領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然而,中國的城鎮化也帶來了以農民工為代表的人口流動問題、汽車社會帶來的交通問題、能源消費引發的環境問題、城市擴張和土地財政釀成的土地問題及房地產泡沫等諸多社會經濟問題。尤其是近年爆發的霧霾天PM 2 .5污染,更使人們對城市問題和環境問題的危機感高漲。
“我們的城市事實上處于亞健康狀態,”周牧之指出,交通擁堵、大氣污染、看病難、上學難,這一系列問題給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帶來了太多不必要的緊張感、壓迫感。“但是,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可以通過城市規劃來有效解決的。”周牧之認為。
2012年,位處長江三角洲的江蘇省啟動了鎮江生態新城項目,擬在220平方公里的規劃區內建設百萬人口規模的生態新城。50多位中國、日本和歐洲的頂級規劃專家們,運用模塊城市規劃手法,制定了全新概念的鎮江生態新城綜合規劃。
據周牧之介紹,所謂“模塊城市”是指城市的各類開發在受到規劃和設計規則約束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半自律的發展,形成各自的特色,成為城市整體中具有個性的有機部分。每一個模板由核心區、產業園區、住宅區、大型文化游樂設施等模塊組團構成。每個模塊都是具有一定的居住、工作和生活功能的徒步圈。而不同的模塊中醫療、文化、娛樂、商業等設施各有側重,兼具特色功能。通過交通網、通信網、能源網、生態網等“城市網絡”,將模塊組合成城市模板,城市模板連接起來,形成100萬人級的城市聯合體。“此種城市設計理念,破解了現有大城市中核心區過于集中的弊端。”
周牧之說,城鎮化發展沒有固定模式,也沒有適用于所有區域的完美規劃。因此,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應該是基本的規劃思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對于生態文明的關注,將在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分量。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