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應該平衡人和自然的關系
錢學森先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把中國未來城市描繪為“有山有水、依山傍水、顯山露水和有足夠森林綠地、足夠江河湖面、足夠自然生態”的“山水城市”。這一概念被學者認為是合乎中國“天人合一”哲學理想的生活模式,城市建筑和自然山水融為一體,是老百姓最向往的居住生活環境。
目光投向我們周圍的城市,隨處可見的是擋住陽光和風景的摩天大樓,“山水城市”似乎已是一個奢望。常常以破壞自然山水為代價的城鎮建設模式,讓人們日益遠離自然。如何讓中國的人文自然環境更均衡,更符合人們宜居的追求,有關專家在近期舉辦的中國國際景觀規劃設計大會中各抒己見,以期在城市建設的當下,探索城市如何平衡人與自然的關系。
建設“山水城市”綠地率提高至50%
近日,有網民在微博中羅列出17個“中國奇葩建筑”,多處曾經被當地推崇為“地標”的建筑被網民稱為“秋褲樓”、“三桶方便面”甚至“馬桶蓋”。水泥盒子組成的高樓林立已是各地城市建設的最直接、最功利化的表現,這種不以文化和自然為載體的建筑體現出來的就是千城一面,沒有特點。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主任楊銳列舉出北京飽受爭議的中央電視臺大樓、人民日報社大樓、國家大劇院等多座建筑,這些建筑物有個統一的特點:都在中心城內,都有奇異的造型,其建筑體量或高度偏大偏高,都和周圍既有建筑物有著明顯的風格區分。
楊銳介紹,中國建筑已經有1000多年的廣泛實踐,形成了山水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的城市風格。在清朝以前,北京曾經是人居環境非常好的城市,而現在的城市園林景觀卻拋棄了中國建筑文化傳統。楊銳說,他當年在清華大學上學的時候,大禮堂前有一塊草坪,吃完晚飯學生們在那個地方可以聽音樂、談戀愛,草坪用的是北京當地的草種,很耐腳踏。后來引進了加拿大的草皮,這種草要澆大量的水,同時不耐踩踏,再也沒有人和自然很和諧的景象。改革開放后,中國歷經30多年的快速發展,過于干擾自然,應該平衡自然和人的關系,改善人居環境。他希望把這些顛倒的東西再顛倒回來,更自然,更文化,更人性,確實讓風景園林、讓建筑和城市為人群來服務。
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行業協會主席唐學山介紹,我國園林綠化水平從2001年開始迅速發展,國家城市規劃政策和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等標準,也讓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設中重視園林景觀的營造。同時,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居住舒適感和房地產消費升級的需求也刺激了園林需求的不斷上升。2001年我國綠化區域達到39.2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8平方米,城市綠化達到并超過2001年政策目標。
同時,國家林業局在《全國造林規劃綱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城市進程綠化覆蓋率達到39.5%。關于生態建設的規劃與政策正在陸續推出,2012年11月,住建部發布了《關于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城市園林工作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國城市要對照全國園林評價標準完成登記評定工作,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已獲得命名的國家園林城市要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意見認為,園林綠化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要積極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
今年1月25日,環境保護部頒布了《實施全國生態保護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保護生態四大工程。在投入方面,規劃提出要在地方各級政府和企業為主的基礎上,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十二五期間,將推動各級政府把生態保護和監管列入各地財政年度預算并逐步增加投入,完善市場化投入融資機制,推動建立國家、地方、企業和社會的多渠道投融資機制,推動制定和實施有利于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財稅政策,鼓勵和吸引國內外民間資本投資生態保護,此外中央政府將區別不同情況給予支持。政策的高度重視程度將對我們城市園林綠化和城市公共建設起到促進作用。
人們在反思城市建設失誤之際,深感錢學森先生“山水城市”這一理論所具有的前瞻性。自然山水與城市的有機結合,城市規劃建設合乎生態理念,本質是將自然景觀融入城市人造景觀中,使之成為兼容不同功能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形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具體對城市而言,實現錢學森先生“山水城市”的建設,就是要把綠地率提高到50%,要把中國的山水畫融匯到城市建設中。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