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烤”驗城市綠化,市區部分路段的樹種出現葉片灼傷、發黃或者提早落葉,甚至少量小灌木還出現死亡情況——
面對持續高溫“烤”驗,通城綠化現狀如何,怎樣抗旱保綠,市民該做些什么?昨天,記者就此走訪調查。
新植樹易“中暑”
8日下午2時許,記者從市區工農路經過,發現沿路兩側樹木大部分都長勢良好,機動車非機動車分隔帶里的草花生長也很旺盛,但在南通大飯店以南路段,有些細小的香樟樹還是出現樹葉枯黃現象,甚至一些低矮的黃楊樹一半球冠都枯黃、落葉。“高溫天氣下樹木曬久了,也會出現‘中暑’現象。 ”市園林綠化管理處總工向日群介紹,當氣溫太高,如果樹木水分不夠很容易打蔫,出現發黃等現象。當植物在高溫環境中出現“中暑”現象后,如果沒有采取措施,輕則影響生長,重則枯死。
雖然采取多種措施進行維護,但是市區部分路段,比如工農路、崇川路、虹橋路的少量櫻花、金葉女貞、紅花檵木等,還是不支“中暑”,甚至少量小灌木還出現死亡現象。“主要以新補植的樹木為主,因為它們的根系還不夠發達,不能從外界獲取足夠水分。當氣溫過高后,每日蒸騰,失去的都是樹木本身水分,久而久之就更容易出現‘中暑’的現象。 ”
目前由市園林綠化管理部門養護的綠化面積為447公頃,還有近10萬棵行道樹和8000平方米的草花。“管理量還是比較大的,加上這種極端氣候,所以小部分植物‘中暑’甚至死亡。 ”向日群表示,園林部門正在全力抗旱,確保綠化植物生長。
科學澆水抗旱
澆水是抗旱最有用的方法。“白天植物蒸騰作用大,不適宜澆水,現在我們都是夜間開始澆水。 ”據介紹,從7月17日開始,園林綠化部門就根據制定的抗旱計劃,實施夜間澆水抗旱。每晚7點至次日9點,根據輕重緩急,分區分片連續澆水作業。“每晚我們要出動25輛灑水車,有近百名園林養護人員在路上給樹木澆水。 ”
由于灑水車最大容量只有20噸,一夜最多可裝6次水,仍然不能滿足澆水需要。因此,養護單位還因地制宜,在一些靠近河道的地方,使用機泵抽取河水澆灌,每天要使用機泵20余臺。為防止“出工不出力”,市園林綠化管理處每晚還要組織人員隨機抽查。“我們還給每輛灑水車安裝了GPS,這樣可以確保澆水合理性,確保不漏澆少澆。 ”
“今年抗旱力度要比往年大了許多,澆水頻次也更密集,基本確保樹木每兩天澆一次水,草花等植物天天澆水。 ”
除了澆水抗旱外,對于一些在春季剛剛栽種的新植樹木,園林部門還專門為它們罩上遮陽網,防止太陽直射。對于部分樹冠長勢過盛的樹木,還要進行修剪,抑制其蒸騰作用,更好地留住水分。
向日群說:“我們發現一些新建小區現在還在移種樹木,也在這里提醒一下,綠化栽種最好的季節是春秋天,在這種極端天氣下,樹木栽種很難成活。綠化養護還是要講究科學性。 ”
精心呵護樹木
除了補足水分外,園林部門還要精心養護“病號”樹木,幫助其重新恢復生機。
“每種樹的抗旱能力都不一樣,加上土壤問題,我們還要根據不同原因,拿出不同應對方法。 ”向日群介紹,有些樹木‘中暑’原因是土壤不能留住水分,澆水后很快就散失掉。對于這些樹木,就要在其周邊挖塘打孔,制作圍堰,讓水可以儲存下來。
一些樹木,枝葉枯黃,除了缺水外,病蟲害也是元兇。“夏季也是病蟲害高發季節,在澆水的同時,發現樹木發生病蟲害,養護人員會第一時間對這些樹木噴灑殺蟲劑,預防病蟲害。 ”
一些古樹名木在這種極端天氣下,也要預防“中暑”。對于這些“尊貴客人”,除了日常澆水外,還要給它們“開小灶”,給樹木“打點滴”,增加營養。
園林綠化部門還提醒:高溫天氣,樹木更需要得到市民的愛護。有的市民晨練時,吊折樹木。有的市民在樹陰下乘涼時,喜歡在樹底下堆放雜物,這么做不利于樹根吸收水分。有的市民會主動澆水,因溫差過大,這樣做反而會損傷樹根、草根。另外,有的市民為了治蟲害,或擅自拿家中滅蚊劑噴灑樹木,這種不專業的滅蟲方法,可能會對樹木造成傷害。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duofu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