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漢堡建筑
“我的辦公室在那兒。”7月19日,德國漢堡,車跨橋而過之時,漢堡國際建筑展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卡爾斯滕森(Carstensen)用手指向一座房子。
房子看似平常,但它完全“漂”在水上。建在水上的辦公室,會自動隨著易北河的潮水起落而上下“浮動”,但房子始終是平穩的。
在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占地35平方公里的國際建筑展主要位于威廉堡(Wilhelmburg)地區,建筑展也是城市開發項目,這是漢堡尋找更大空間、創造新機遇的規劃之一。國際建筑展項目2006年啟動,今年3月開幕。目前,60多個項目中完成了46個。
據國際建筑展覽有限公司新聞官瑞內爾穆勒8月1日介紹,自建筑展開幕以來,已有22萬人次參觀,而漢堡的總人口為179萬人。
將樓房建在水面上,窗簾會吸儲熱量,房屋外墻進行光合作用……展區內不同智能建筑,都圍繞“再生新能源”的理念。這個“21世紀的未來之城”,試圖解答大都市發展遇到的能源、環境保護與空間等難題。
看點1 海藻房利用生物氣發熱發電
在國際建筑展區,一座五層小樓綠得搶眼。它是世界第一所擁有生物反應墻體的房子,稱其為“海藻房”更形象。
這是攝于2013年4月的德國漢堡“海藻房”
展區建筑能源自給
“海藻房”朝向太陽的方向,綠色玻璃幕布一般的墻面、陽臺,不只是設計精美的“墻體”,它更有實用性:雙面玻璃內部是水和藻類。這些藻類吸收陽光,不斷進行著光合作用。這個過程所產生的生物氣,可發熱,還可發電,最終成為房屋供暖、用電的能源基礎。
據漢堡國際建筑展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烏韋卡爾斯滕森介紹,隨著這些藻類的持續生長,墻面的顏色也會變化,會成為一道景觀。
這所世界唯一的“海藻房”,尚處于觀察試驗中。在“漢堡戰略科學咨詢機構”馬丁科內爾(Martin Kerner)博士看來,“海藻房”的理念,將城市發展中的能源生產和建筑藝術設計,引向了新路徑。
在國際建筑展區,由不同智能材料建設的房屋,體現著不同的設計理念,不過基本引向一個方向:自己解決能源問題。
房價每平米2800歐元
距離“海藻房”不遠的另一座智能建筑,它的窗戶、陽臺擋板、房頂、墻體內,都有太陽光伏板,不斷吸收熱量和轉換能源。每層樓房陽臺上的落葉灌木,也是能源設計的一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夏天遮陰、冬天吸納陽光。
一所被稱為軟房屋(Soft House)的建筑,是木制的三層樓。它的智能窗簾,能像向日葵一樣,朝著陽光的方向移動,吸收和儲存熱量。
卡爾斯滕森稱,在展區61個項目中,45個是建筑項目。這些各有自己“特異功能”的建筑,自身產生的能源多于建筑本身的能耗需求,它多余的能量會輸出,供其他建筑使用。例如提供小區內游泳池所需要的熱量。
這些“高智商”建筑的售價成為參觀者關心的話題。
卡爾斯滕森透露說,國際建筑展覽公司對房價有基本控制,每平方米計劃在2800歐元以內。漢堡市區的平均房價則是3850歐元。
據介紹,整體項目的建設由漢堡政府出資1億歐元做基礎,成立全資的漢堡國際建筑有限公司來運作。國際建筑展已吸引了7億歐元投資,有來自荷蘭、法國、美國等國家的公司參與項目。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古希臘建筑設計的七大奇跡
古希臘的七大奇跡是:帕臺農神廟、耶皮戴奧斯劇場、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特爾斐、羅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島、克諾索斯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