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垂直植生墻之旅
這是一個和城市一樣古老的概念。植生墻:功能還是潮流?正當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建筑開始覆蓋上植物,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個植生墻(綠墻)現象。
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很可能擁有最早的植生墻案例,雖然空中花園中的屋頂花園占了絕大多數。于此之后,從北歐到日本,眾多文明開始在建筑上運用攀緣植物。‘植生(綠色)建筑外墻’由此而生。綠色建筑立面在歐洲的藝術與工藝運動和現代風格運動(Modern style movements)中有著極重要的位置。例如在20世紀初的德國新藝術運動(Jugendstil)中,攀緣植物爬山虎做為房屋和花園之間的轉換。英國二十世紀的‘花園城市’運動也有許多植生(綠色)建筑外墻的范例。William Robinson和Gertrude Jekyll設計戶外植物石墻做為花園的分界線,在荷蘭烏得勒支市的Griftpark依舊保存有一些范例。在二十世紀30年代,由于新建造技術的興起和人們對墻體穩定性的擔憂,攀緣植物在建筑立面的使用逐漸減少。
植生建筑外墻在北美地區相對少見,但我們現在所知的‘垂直花園’概念卻由美國學者Stanley Hart White于1937年提出。他的學術理論現在再次被伊利諾斯大學學生所運用。在Stanley Hart White之后的幾十年,植生墻才開始廣泛為人所知。法國植物學家Patrick LeBlanc則是為植生墻設計具有現代感圖案的第一人。他使用完整的水培系統,運用惰性媒介和成百上千奇異的植物品種。他的第一個植生墻項目位于工業科學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上海蘇州河畔現古巴比倫空中花園
項目建成后東、西地塊將有400個露臺、1000個種滿綠植物的平臺。因此,天安陽光廣場又叫“千樹”工程。【詳細】
寧波:新建公共建筑高架天橋將配立體綠化
立體綠化被譽為城市的“第五立面”,如何讓花草樹木扮靚城市的“空中花園”?昨天,記者從寧波市住建委獲悉,作為我市工程地方建設細則,《寧波市建(構)筑物立體綠化實施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正式出臺。【詳細】
福州計劃建成多個空中花園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如果你站上“空中花園”,立刻就可以看到“春暖花開”的景象。【詳細】
Google倫敦總部設計公開 另一個空中花園
根據國外媒體消息,Google將在倫敦建造一座11層建筑作為倫敦總部,該建筑面積達到100萬平方英尺(92000平方米),比倫敦標志性的沙德堡的高度更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