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國沙塵天氣盤點 各地打響保衛戰
近日,北京再次迎來沙塵天氣,給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響。有關沙塵暴的成因,強風是其啟動力,人為破壞植被和地表土層結構則是其出現的環境條件。因此,沙塵暴是伴隨人類活動破壞生態平衡而產生的。世界上的四大沙塵暴多發區分別是北美、澳大利亞、中亞以及中東地區。這些地區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土地沙漠化危害。隨著全球環境意識的增強,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的探索防治沙塵暴的新途徑。
沙塵暴令城鎮變空城美國將天氣預報和地面治理結合降沙
北美洲的沙漠主要分布于美國西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紀30年代,美國西部大平原發生了一場特大的沙塵暴,被稱為“黑風暴”。在這場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沙塵暴中,大平原損失了3億噸的肥沃土壤。沙塵暴過后,幾百萬公頃的農田廢棄,數十萬人流離失所,眾多城鎮甚至成為了荒無人煙的空城。
2012年7月21日,沙暴席卷美國鳳凰城,碧藍的天空頓時變成了暗紅色
為了控制大平原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塵暴,美國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生態保衛戰。而美國治理沙塵暴最大的招數是將天氣預報和地面治理結合起來。每次強風到來之前,氣象部門提前48小時預測強風的行走路徑,然后在其經過的地區對裸露的耕地進行噴灌,使之濕潤結實,切斷風沙源。
2012年7月21日,沙暴席卷美國鳳凰城,一名男子在沙暴中進行拍攝
沙塵頻頻光顧 澳大利亞圍繞牧場治沙
1983年,澳大利亞的墨爾本發生了超強沙塵暴。那場沙塵暴席卷墨爾本,撒下了200萬噸塵土。而沙塵暴卷起的塵土更是隨著氣流圍繞地球環繞了3圈。2002年掠過格里菲斯市的沙塵暴,一小時內給城市覆蓋了厚厚一層沙塵,使澳大利亞當年經歷了10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而近些年來澳大利亞多個城市更是遭遇了“紅色沙塵暴”。沙塵暴頻頻光顧,讓澳大利亞政府不得不深刻反思,植樹造林治理沙塵暴。
2009年9月,沙塵暴席卷澳大利亞首都悉尼
澳大利亞的土地荒漠化主要體現在草場的退化上,因此,澳大利亞對沙塵暴的治理主要圍繞牧場來進行。澳大利亞對牧區治沙,嚴格實行輪牧。此外,為了防止羊群將草連根拔起,破壞植被,澳大利亞政府還大力推行圈養,通過割草圈養牲畜。這樣就保留了草根,起到了固沙的作用。
今年1月,一場紅色沙塵暴襲擊澳大利亞海岸
澳大利亞養畜也非常嚴格。政府每年都要對各牧場作一次普查,以確定次年的載畜量。而在同一個畜群里,牛、羊的數量搭配也經過了科學的測算,從而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
生態環境脆弱 中東斥巨資綠化城市
為了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中東各國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采取了一些沙塵暴的防治措施:
制定禁止開墾牧場的法律法規,建立牧場保護區。目前,僅在敘利亞和約旦,這種牧場保護區就超過60個,但是這些計劃大多沒有顯著效果,牧場還在繼續惡化,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生態系統極易受到破壞,而且畜牧量也大大超出這一地區的土地承受能力。
2012年5月22日,伊拉克巴格達遭遇特大沙塵暴侵襲,首都機場被迫關閉
斥巨資綠化城市,這主要聚集在盛產石油的海灣國家。像多哈、迪拜等城市綠化都非常好,但綠化和護理費用也是不菲。
2012年5月22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遭沙塵暴襲擊
節水保護生態。采取這一措施的國家主要是以色列。與海灣國家不同,以色列不盛產石油,但以色列利用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尖端的農業技術,大力推行滴灌等節水技術。
2009年3月10日,沙塵暴席卷沙特首都利雅得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部署,充分發揮環境標準體系對于陜西省經濟產業的引導作用及其對于環境管理的支撐作用,6月4日上午,陜西省環保廳、省質監局聯合召開陜西【詳細】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解讀《“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2016年1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詳細】
解讀《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部近日聯合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