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伯斯金:建筑師不應淪為權貴的走狗
他設計了一個空間,大屠殺塔,里頭一片漆黑,不見五指。屋里唯一的光線從頂上一道裂縫滲透進來,但從底下幾乎看不到這條裂縫。
他設計了一座花園,植物種在49根柱子上,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地面傾斜,讓參觀者有迷失方向甚至頭暈的感覺。這座花園是要紀念那些被迫離開柏林的猶太人,希望提醒參觀者,德國猶太人的毀滅,以及到一個跟自己全然沒有淵源的陌生國度是什么感覺。
這棟新建筑最離經叛道的地方是沒有前門。參觀者必須先進入柏林博物館原來的巴洛克建筑,再走進地面下的三條通道。
博物館最終呈現為反復連續的銳角曲折、幅寬被強制壓縮的長方體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樣滿是痛苦表情、蘊藏著不滿和反抗的危機,令人深感不快。外墻上的窗戶,也是不規則而重疊的長條形狀,就像一條條受害者身上被亂劈的傷痕一樣。
1999年,博物館落成開幕。一次紀念晚宴后,德國總理施羅德走到里伯斯金父親坐的這一桌,跪在他面前,免得90歲的老人費力起身。施羅德握著他的手:“里伯斯金先生,您一定感到很驕傲。謝謝您的出席。”丹尼爾·里伯斯金說:“我小時候從沒想到,有一天身為二戰國防軍遺族子弟的德國總理會跪在我父親面前,感謝他來到德國。”
一天,有兩名猶太老婦人來參觀博物館,她們生在柏林,逃過大屠殺,現在僑居英國。里伯斯金記述:“我陪著她們緩緩走近大屠殺塔。我們進到里頭,一道金屬門在我們身后重重關上。當時是冬天,塔里頭沒有暖氣,可聽到塔外對街學校的孩子們的嬉戲聲、菩提大街上的車水馬龍、博物館里的交談聲。我們就跟戰時的德國猶太人一樣,都與正常生活隔離開來。兩位老婦人淚如雨下。”
“柏林人打心底就了解這棟建筑。他們站在大屠殺塔前,一言不發,許多人眼中噙著淚水。他們仔細看了樓梯間,也知道為什么盡頭被一道白墻堵死。這棟建筑和柏林人產生了共鳴”。
作品二:世貿中心重建
在廢墟上肯定生命
為了選定世貿重建方案,曼哈頓下城發展公司在世界范圍內兩次招標,吸引眾多著名建筑師機構參與。在2003年2月26日這一天,世貿中心重建方案終于塵埃落定,里伯斯金的設計方案奪冠。
他的方案叫作“回憶之基”。他告訴聽眾,他在原世貿大樓所在地的地下,看到潮濕溜滑的連續壁和巖床,回想到全家抵達紐約港的情景,就在這附近的海上,而當時仰望自由女神雕像的回憶是他設計的靈感來源之一。
他構想了5棟高樓,自南而北,一棟高似一棟,螺旋而升,有如自由女神手中火炬。最高那一棟“自由塔”,有1776英尺(約541米),以紀念美國宣布獨立的歷史。他要在這棟樓的高樓層設置植物園,以肯定生命。
他將世貿雙塔的基礎,也就是地面七十英尺下的巖床看成最感人的遺跡,“它在災難中經受住了考驗,頑強地生存下來,它就像是我們的憲法一樣,雄辯、有說服力,訴說著民主和自由價值的永恒”。
他在地圖上找出那天救難人員、警察、消防員走過的路線,把這路線化為設計的一部分,將之轉為從富爾頓街和格林尼治街交叉口的公共空間(他稱之為“‘9·11’廣場”)射向城市的通道。
他還構想了一個更大的廣場,這塊三角形區域將成為曼哈頓下城最大的公共空間,他稱之為“光之楔”。廣場由兩道光線來界定。第一道在每年9月11日早上8點46分亮起,這是第一架噴氣客機撞到北塔的時間。第二道光線會標示出第二座塔在10點28分崩塌的地點。
聽完他的設計構想,現場一片寂靜,然后掌聲慢慢響起,許多人在哭泣。
到2012年10月,紀念碑已經對公眾開放,紀念館和游客中心即將完工。高1776英尺的自由塔已經拔地而起,竣工在即。樞紐站和其他幾座塔樓也進展順利。
編輯:qij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