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讓大城市更大城市群更突出
中國城鎮化率快速上升,在城鎮化過程中,大城市將更大,城市群將更突出。
近10年來,中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化率每年大約提高1個百分點,并在2011年首次超過50%。專家據此速度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超過60%,與城鎮化相伴,未來10年是我國軌道交通建設的高峰期。
軌道交通規劃與城市群規劃密切相關,考慮到人口與資金、資源瓶頸,節約資源、提高效率等問題,增加城市經濟的單位產出率才能收回成本。各城市不能一哄而上各自發展軌道交通,而應該按照水、商業環境、人口分布等建設高效的城市群。考慮到中國人口龐大、資源的集約使用,高密度、低消耗城市群將是中國城市化的主導模式,如美國式的星羅棋布、相隔遙遠的城鎮,不可能成為中國的參照目標:日本城市人口人均占地只有美國的1/9,人均道路占地為美國的18%。由于東京都市圈衛星城的快速發展,過去50年間,市郊鐵路運行里程僅增加一成,但實際客運規模卻增長到原來的3倍。
媒體披露,作為我國城鎮化發展總體綱要的《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 (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將對外發布,其中涉及全國20多個城市群、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萬多個城鎮的建設。
此輪城市化運動會產生如下結果:區域核心城市的吸附能力更強。如北京將帶動周邊河北地區,而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毫無疑問是長沙、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鄭州,武漢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是武漢。這些核心城市都有高鐵通過,在四縱四橫的范圍之內,城市與其他次級城市則通過城際軌道交通連接。目前,京津、滬寧、滬杭之間有城際軌道交通,珠三角有輕軌,而其他城市群的輕軌還停留在規劃上,如果進入城市群之間的輕軌建設期,預計費用不比高鐵低。高鐵只是四縱四橫的大脈絡,輕軌相當于二級傳輸通道,核心城區地鐵相當于毛細血管。
日本、法國等高鐵發達國家是典型的都市圈經濟模式,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城市的經濟中心作用不可取代,而德國則通過高鐵交通ICE系統連接各大城市,同時輻射到了相鄰各國的主要城市。
2012年12月,清遠市清新縣撤縣設區獲批,設立清遠市清新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醞釀撤縣設區的地方多達數十個。另據民政部統計,全國市轄區數量從2000年的787個增至2011年的857個,縣級市從400個降到369個。一些百強縣如順德市、南海市、錫山市、吳江市等已相繼變為市轄區。而廣東增城市、湖南長沙縣等全國各區域發達縣市也將變區。
人口在向發達地區、中心城市集聚。根據當地統計部門的數據,2011年年末,武漢市常住人口10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2.46萬人。而戶籍人口827.24萬人,減少9.49萬人。說明非戶籍的常住人口在增加。
由高鐵、城軌連接的中小城市,幸運的話將有好政府有好智囊,將成為旅游城市、服務城市或者硅谷式的高新技術基地,這些城市以特色取勝,而不是以規模和基建取勝。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