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業遺產景觀之法國加爾橋(組圖)
橋梁設計
加爾橋是古羅馬建筑藝術中的一件瑰寶.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實用價值.觀賞性強,令人回味無窮。橋共有三層,其中,下層: 長142米,寬6米,高22米;中間層:長242米,寬4米,高20米;上層:長275米,寬3米,高7米。每層都是一個接一個的拱狀橋洞。最底的一層有6個拱,每個拱的拱頂都有相同的4個拱(深6.36米),這種結構使橋堅固,抵制住水流的沖擊;中間的一層有十一個拱,每個拱的拱頂是由三個相同的拱(深4.56米)構成,這一層跨越主流的拱比其它相鄰的寬(24.5米),以便增加河水的流量,減少沖擊;最上面的那層有三十五個拱,每個拱的拱頂只有一個拱(深3.06米)。在這一層,拱比較多,拱與拱的連接處比較狹窄,這樣可以減少在此高度上作用在橋上的風應力。每個拱的拱頂都是由并列的、相同的拱構成,這對于測量、制造、修復加爾橋來說,經濟又便捷,因為支持一個拱的拱頂,只需一個木制結構,對于拱進行修復時,也只需把一個木制結構放在建橋時留下的每個拱的拱頂的圓形器物上(這一個器物是建橋時為了日后修復而特意設計留下的)。
加爾橋的中、下層是支撐橋體和通行橋,最上層為封閉水渠,輸水道為1.8米(6英呎)深,1.2(4英呎)米寬。整體景象十分奇特而壯觀。在長達50公里的水渠建筑中,古羅馬人除普遍利用拱形建橋以外,還嫻熟地運用了連通管原理讓水渠跨越山谷。
加爾橋的設計在橋梁和水利工程史上很有特色。橋的底層橋墩完全建立在河床巖石上,為減輕洪水的侵蝕沖擊,設計者特別在每個橋墩的上游方設計了一個三角形的分水墩結構,以減輕對橋的沖擊,并且曾挖鑿河床以利洪水從橋孔通過。令人驚奇的是底層6個拱門中,只有一個跨越了加爾河,而且每層的拱門都不是一樣的。
該橋長度是下短上長,但從橫斷面看,卻是下寬上窄,十分符合力學原理,有利于橋的穩固。此外,下層橋拱大,利于泄洪,上層拱小,則便于建造和減輕橋體重量。而橋拱是獨立的全弧拱形相互連接,有較強的穩固性。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