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城市規劃要有百年眼光
城市規劃是百年大計,功在當代,利在子孫。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的骨架,是城市各種要素聚集的物質基礎。完善的基礎設施,決定著城市的長期穩定發展和繁榮。
當前,又逢暴雨,國內一些城市陷入內澇的尷尬。暴雨,內澇,考驗著城市的承受力,容易被人遺忘的城市排澇系統引起了公眾極大關切,凸顯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欠賬,以及城市空間布局不合理、抗風險能力差等普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事實表明,我們需“從基本做起”,全力以赴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及時彌補城市歷史欠賬和不足,超前規劃,未雨綢繆,打造安全城市、宜居城市、和諧城市,樹百年城市之根。
毋庸置疑,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卓越發展的必要條件,與城市安全唇齒相依。綜觀國際國內,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青島市憑借百年之前建立的先進排澇理念,成為“不澇城”,這不僅歸功于其獨特的地形地貌,還與其完善的基礎設施有著很大的關系。上個世紀初德國人在青島市修建的先進的排澇系統為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青島市又進行了一系列的修復完善工作,使防洪水平達到了“百年一遇”。由此,青島市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得到了沿襲,青島高新區的地下管網甚至寬闊到可以跑小汽車。目前,國外已有很多關于城市排澇系統的先進案例可供參考。美國芝加哥有一條與其摩天大樓一樣富有魅力的下水道系統,花了30年時間才完成第一期工程:在排水系統下面,建成了一條長175公里,深30米,最大直徑10多米的隧洞。英國倫敦則是在供水管道下50多米深處,修建了一圈“地下水庫”;新加坡的排水管道在地鐵下三四十米;日本也修建了地下蓄水設施。盡管建設方式有所不同,但在讓城市排澇系統經得住考驗這一點上,各國卻是一致的。
搞好城市規劃、筑牢城市之基是一項長期、長遠工程,事關一座城市的生命和活力,我們必須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加以鞏固和完善。搞好城市規劃,打造百年工程,不僅要給城市披上漂亮的外衣,更重要的是要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讓城市真正成為居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近年來,鄂爾多斯市不斷改善發展環境,持續鞏固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榮獲全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全國最安全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多項殊榮。這些榮譽稱號是鄂爾多斯市長期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的回報。相信在持續努力下,城市,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更安全。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未來的規劃師怎么借力城市大腦
從“三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土地平整)到圍繞路、水、電、暖、氣等的“十通一平”,過去這些年,城市基礎設施總架構經歷了不少物質型跨越,而現在,要迎來第一個非物質基礎設施,這就是城市大腦。【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