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家:北京排水標準不比德國低
疏堵結合 讓雨水對號入座
而中國的大城市,由于面臨巨大的人口壓力,可謂寸土寸金,難以像歐洲城市一般,保留大量的綠地或者開放水系。居內認為,即便是人口密度極高的城市,也應該在建筑間留出空間,讓雨水通過。他介紹了一種在德國及荷蘭城市采用較多的方法:
"比如,將一些公共活動場所,有意識地設計成暴雨時可以積存雨水的場所。在干燥季節,人們不會注意到這地方還會成為'水庫',但是如果雨量太大,就可以將周邊地區的雨水導入到這個區域。關鍵是,要留出這樣的積水區,并且要想辦法讓周邊地區的雨水能夠流入這里。""而地下管網面對暴雨,很容易就會面臨容量不足,這樣就必須通過地面來疏導,不能再依靠地下管網。"
做好預案 積水上漲也不慌
在本次北京暴雨中,當局的預案不力及相關警示不足也廣受詬病。漢堡城市排水規劃負責人居內指出,在出現暴雨等極端天氣的時候,漢堡也會像北京一樣,在立交橋等低洼地段出現嚴重積水,民眾的生命財產會受到威脅,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居內說:
"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保護重點目標,比如地下室不能淹水。在漢堡港口新城等容易積水的地區,地下車庫等設施都有防水門;一旦收到政府發出的預警,就能封閉。大水來襲,一座座建筑就成為了堅不可摧的要塞。而在水面上方,建筑之間通過天橋相連,行人、以及救護車等應急車輛依然能夠抵達各棟房屋。"
漢堡的倉庫城以及臨近的港口新城地處城市低洼地帶,而且就在易北河邊。一旦發生河水暴漲,便會出現積水。據熟悉此地規劃細節的李宏介紹,港口新城的建筑充分考慮到了水位暴 漲的情況,底樓的門窗都采用密閉設計,即便淹沒于積水中,也不會造成損失: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減小城市的防汛投入。另外,城市與河道的關系處理地更好,倒是反映了城市設計理念先進的地方。"
而從事排水規劃多年的居內,則特別強調了設立警示標志的重要性。他說,在漢堡,市政部門都對各積水點進行過詳細的排查;如果無法杜絕某處再次積水,就會設立顯著的警示標志,警告市民在極端情況下不要靠近、或者不要將車輛泊停與該處,必要時,危險區域還會在暴雨來臨前及時封閉。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各地的極端氣候都有增多的趨勢。作為人口聚居地,城市防汛與排水至關重要。然而,城市排水不應一味地依靠能力終有極限的人工管網系統,而應通過綠地來增加地面的透水性,并且切實做好預案,即便出現積水,也應最大限度地避免損失。德國城市的排水系統并非神話,德國城市也絕非不會發生內澇,但是其綜合理念依然有許多值得中國城市規劃者學習的地方。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