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勒希望加大花卉出口
據越南林同省農業和城鄉發展局透露,該省花卉種植面積從2003年的1731公頃猛增到2010年的3500公頃,花卉產量和銷售收入也隨之增長,年產切花15億枝,出口1600萬美元。林同省大勒市花卉種植面積占越南全國的50%,產量卻占了全國的70%,成為越南最重要的花卉主產區。
盡管花卉種植面積和收入有所上升,但大多數種植戶仍對大勒花卉業表示擔憂,因為產業過度依賴胡志明市和多個中部省份的國內市場消費,一旦市場不穩,銷售就成問題。
大勒花卉協會主席阮惠棟(音譯)說:“隨著產量的迅速增長,必將制約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大勒花卉業的發展,因大勒花卉正以年30%的速度增長,此外,還得面對其它花卉產區的競爭。大勒花卉10年前僅有5%的花卉出口到多個國家,而且直到2011年,花卉出口仍停滯不前。盡管大勒地區比其它地方更具花卉發展優勢,但出口量依然偏低,而馬來西亞金馬倫高原上的僅600公頃雛菊基地,就有60%的產量出口日本市場。”
目前,制約大勒花卉出口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花卉質量仍達不到國際市場高品質的要求,僅有一小部分花卉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及歐洲市場,內銷是主要銷售途徑;二是品種退化影響花卉品質,目前大勒地區種植的400多個花卉品種,絕大多數是當地特有的傳統品種,也有少數是從歐洲引進的品種,但由于花卉從業者種植水平普遍不高,導致引進的品種表現不佳且生產成本過高,從而失去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由于上述因素的制約,大勒花卉形成了完全依賴于國內市場的消費模式,結果導致花卉集中上市時,貨源充足,花卉價格波動激烈;待價格復蘇回升時又無花可賣。幾年前甚至出現當花價急轉直下時,種植戶毀苗放棄種植的現象。
因此,當地政府和大勒花卉從業者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加大出口市場的拓展,才能擺脫完全依賴國內消費市場的局面。林同省農業推廣中心潘副主任也表示了類似的看法:“大勒花卉必須積極尋求新的目標市場,有必要通過產區重新布局和采用新的種植技術來提高花卉品質,滿足出口市場的質量要求。此外,加快大勒花卉品牌注冊工作也勢在必行。”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